|
|
大笨象(大象) |
猪仔(小猪) |
狗公(公狗) |
狗乸(母狗) |
门口狗(看门狗) |
鸡公(公鸡) |
鸡乸(母鸡) |
湿水鸡(1落水鸡2形容人被雨淋湿) |
雀(鸟) |
雀仔(小鸟) |
了哥(八哥) |
飞鼠(蝙蝠) |
盐蛇(壁虎) |
饭铲头(眼镜蛇) |
百足(蜈蚣) |
蚁(蚂蚁) |
田鸡(青蛙) |
蚊(蚊子) |
曱甴(蟑螂) |
乌蝇(苍蝇) |
虾毛(小虾) |
鲩鱼(草鱼) |
蚊螆(小蚊子) |
缩头乌龟(1缩脑袋的乌龟 2比喻耷拉着脑袋的人或怕事退缩的人) |
橙(橙子) |
竹(竹子) |
生果(水果) |
大蕉(芭蕉) |
马蹄(荸荠) |
万寿果(木瓜) |
椰菜(包心菜) |
蔗(甘蔗) |
番薯(红薯) |
番瓜(南瓜) |
胜瓜(丝瓜) |
矮瓜(茄子) |
番茄(西红柿) |
蒜头(大蒜) |
禾(稻子) |
栗米(玉米) |
杨桃(五棱子) |
柑(橘子) |
|
|
|  |
 |
三、“如何更快地学会粤语?”
多听、多说,掌握粤语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。
一、多听:书店有粤语学习教材配光碟(或磁带),买一套每天听。逛市场或商店时,留意身边人们的对话,努力听懂,时时处处为自己创造一个语言环境。 (若当地书店没有相关图书可以到当当网购买)
二、多说:像学一门外语一样,先从日常会话开始,每天学三句(不必多,运用循环学习法,即每天学三句新的话,学新话前先复习昨天前天的三句),学了就用,不怕笑,因为别人笑是一种善意的笑,这时你正好问人家哪里说错了,立即改正。
三、掌握粤语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:粤语和普通话都是汉语,其声母、韵母、声调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,掌握了二者之间的对应规律,学习就事半功倍。一般说来,粤语的声、韵、调的数量都比普通话多,就是说在普通话中同一个声母的字,在粤语中可能分为两个或三个声母,如普通话声母为 k 的字,在粤语中分为 k、f、h,如“靠、亏”声母为 k,“苦、阔”声母为 f,“空、康”声母为 h 。韵母、声调的情况也如此。粤语有9个声调,要注意普通话的某个声调等于粤语的哪两个声调。
总之,语言是一中技能,不是光靠理解所能学好的,要多听、多说,尤其是多说哦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