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起身(起床) |
着(穿) |
除(脱) |
浪口(漱口) |
飞发(理发) |
电发(烫发) |
洗面(洗脸) |
屙屎(大便) |
屙尿(小便) |
闩门(关门) |
熄灯(关灯) |
水喉(水龙头) |
瞓觉(睡觉) |
食(吃) |
食晏(吃午餐) |
食烟(抽烟) |
滚水(开水) |
煲(煮) |
焗(焖) |
饮胜(干杯) |
颈渴(口渴) |
餸(下饭的菜) |
腍nem4(软) |
霄夜(夜宵) |
饮(渴) |
台(桌子) |
梳化(沙发) |
雪柜(冰箱) |
傢俬(家具) |
皮箧gib1(皮箱) |
夹万(保险箱) |
刀仔(小刀) |
花樽(花瓶) |
香枧(香皂) |
镬(锅) |
咪(麦克风) |
插苏(插座) |
火水(煤油) |
遮(伞) |
地拖(拖把) |
电心(电池) |
洋烛(蜡烛) |
花洒(1莲蓬头,用于沐浴2喷壶,用于浇花) |
壳(勺子) |
番枧(肥皂) |
扫把(扫帚) |
匙羹(小勺子) |
褛(外套) |
大褛(大衣) |
衫(衣服) |
T恤(针织或棉质上衣) |
裤(裤子) |
鞋(鞋子) |
底衫(内衣) |
底裤(内裤) |
高争鞋(高跟鞋) |
领太(领带) |
荷包(钱包) |
唇膏(口红) |
|
|
|  |
 |
三、“如何更快地学会粤语?”
多听、多说,掌握粤语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。
一、多听:书店有粤语学习教材配光碟(或磁带),买一套每天听。逛市场或商店时,留意身边人们的对话,努力听懂,时时处处为自己创造一个语言环境。 (若当地书店没有相关图书可以到当当网购买)
二、多说:像学一门外语一样,先从日常会话开始,每天学三句(不必多,运用循环学习法,即每天学三句新的话,学新话前先复习昨天前天的三句),学了就用,不怕笑,因为别人笑是一种善意的笑,这时你正好问人家哪里说错了,立即改正。
三、掌握粤语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:粤语和普通话都是汉语,其声母、韵母、声调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,掌握了二者之间的对应规律,学习就事半功倍。一般说来,粤语的声、韵、调的数量都比普通话多,就是说在普通话中同一个声母的字,在粤语中可能分为两个或三个声母,如普通话声母为 k 的字,在粤语中分为 k、f、h,如“靠、亏”声母为 k,“苦、阔”声母为 f,“空、康”声母为 h 。韵母、声调的情况也如此。粤语有9个声调,要注意普通话的某个声调等于粤语的哪两个声调。
总之,语言是一中技能,不是光靠理解所能学好的,要多听、多说,尤其是多说哦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