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我(我) |
你(你) |
佢(他) |
我哋(我们) |
你哋(你们) |
佢哋(他们) |
人哋(人家) |
呢度(这里) |
嗰度(那里) |
边度(哪里) |
呢(这) |
嗰(那) |
咁样(这样、那样) |
点解(为什么) |
第日(改天) |
第次(下次) |
乜嘢(什么) |
乜(什么) |
几多(多少) |
边(哪) |
咁好(这么好) |
阿爸(爸爸) |
阿妈(妈妈) |
阿哥(哥哥) |
阿嫂(嫂嫂) |
阿爷(爷爷) |
阿嫲(奶奶) |
阿公(外公) |
阿婆(外婆、老婆婆) |
阿叔(叔叔) |
老豆(爸爸) |
老妈子(妈妈) |
家姐(姐姐) |
大佬(哥哥) |
细佬(弟弟) |
心抱(媳妇) |
舅父(舅舅) |
孙(孙子) |
仔仔(儿子) |
女女(女儿) |
契爷(干爹) |
契仔(干儿子) |
寡佬(单身汉) |
仔(儿子) |
女(女儿) |
后底乸(继母) |
太子爷(少东家) |
契弟(王八蛋) |
老坑(老头) |
老嘢(老东西,老家伙) |
老姑婆(老处女) |
基老(男同性恋者) |
老细(老板) |
老千(骗子) |
后生仔(年轻小伙子) |
后生女(年轻姑娘) |
靓仔(漂亮的小伙子) |
靓女(漂亮的姑娘) |
细路(小孩) |
细蚊仔(小孩) |
臊虾(婴儿) |
马仔(打手) |
事头婆(老板娘) |
|
|
|  |
 |
三、“如何更快地学会粤语?”
多听、多说,掌握粤语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。
一、多听:书店有粤语学习教材配光碟(或磁带),买一套每天听。逛市场或商店时,留意身边人们的对话,努力听懂,时时处处为自己创造一个语言环境。 (若当地书店没有相关图书可以到当当网购买)
二、多说:像学一门外语一样,先从日常会话开始,每天学三句(不必多,运用循环学习法,即每天学三句新的话,学新话前先复习昨天前天的三句),学了就用,不怕笑,因为别人笑是一种善意的笑,这时你正好问人家哪里说错了,立即改正。
三、掌握粤语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:粤语和普通话都是汉语,其声母、韵母、声调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,掌握了二者之间的对应规律,学习就事半功倍。一般说来,粤语的声、韵、调的数量都比普通话多,就是说在普通话中同一个声母的字,在粤语中可能分为两个或三个声母,如普通话声母为 k 的字,在粤语中分为 k、f、h,如“靠、亏”声母为 k,“苦、阔”声母为 f,“空、康”声母为 h 。韵母、声调的情况也如此。粤语有9个声调,要注意普通话的某个声调等于粤语的哪两个声调。
总之,语言是一中技能,不是光靠理解所能学好的,要多听、多说,尤其是多说哦 |
|
|